User talk:Kiwal

From Bitcoin Wiki
Revision as of 04:05, 8 August 2014 by Taras (talk | contribs) (Unsigned comment)
(diff) ← Older revision | Latest revision (diff) | Newer revision → (diff)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The printable version is no longer supported and may have rendering errors. Please update your browser bookmarks and please use the default browser print function instead.

今天2011、08、14 無什麼特別。但看了中囯深圳特區報,

比特幣電腦“挖”出來的危險新貨幣



6月13日,一名駭客成了比特幣(Bitcoin)的第一個偷竊者。此人盜走25000個比特幣,被竊用戶損失約50萬美元。6月19日,世界最大的比特幣交易網站又遭重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特幣的誕生是網路時代的又一“新奇跡”。這是一種引起電腦迷、金融投機家和毒販注意的網路貨幣,你能用它在網上購買任何東西而不必給出信用卡號碼或銀行帳戶資訊——根本不會留下任何蛛絲馬跡。這也是一種不會被凍結的貨幣,交易不用納稅,交易成本極低。 比特幣究竟是一種什麼幣?這是人類貨幣的一次歷史性創新,還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盜竊虛擬幣提取真美元

2011年6月13日,一名叫作allinvain的用戶在比特幣論壇發帖稱自己25000個比特幣遭竊,他說:“我現在真想自殺!”整個交易無法被追蹤,儘管被盜用戶在網上公佈了這起失竊案,但無計可施。 比特幣是世界上最新型的貨幣。這起盜竊給其他比特幣的擁有者造成了恐慌。比特幣不是由任何政府、企業、銀行所發行,但卻可以真實交易。那名駭客只用滑鼠輕輕一點,就將25000個比特幣轉進他自己的戶頭,若按照當時的成交價格,被竊者損失約為50萬美元。 隨後的幾天,更嚴重的事情發生了。美國時間2011年6月19日下午2點,這個朝氣蓬勃的網路金融試驗遭受了突如其來的重創——世界最大的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上出現了令人震驚的賣出價,一分鐘內,比特幣的交易價從17美元跌至10美元,幾分鐘後,價格瞬間被砸到0.0134美元,最終,有26.1萬個比特幣以1美分的價格成交…… 人心惶惶的30分鐘以後,比特幣價格重新回到13美元。很快,MtGox發表聲明。原來,一個倒楣蛋的帳號被駭客攻破。該駭客低價拋售的同時,又用另一個帳號乘機吃進。幸運的是,MtGox有每天提現不超過1000美元的限制,讓這名駭客只轉走價值1000美元的比特幣之後,就再也沒有得逞。 2 神秘駭客創造比特幣 這就是發生在網路前沿世界的奇怪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特幣是人類第一次想要創造一種沒有政府,沒有中央銀行,沒有規則的真實貨幣的嘗試。在被駭客襲擊之前,超過650萬比特幣在網上流通,市值近1.8億美元。被譽為“此物一出天下反”的比特幣到底有何魔力? 2009年,一個網名叫中本聰(Satoshi Nakomoto)的神秘駭客率先提出比特幣這個概念,並描述了一種利用電腦網路創造一種不受管理的“秘密貨幣”的方法。比特幣不由某家公司或某個央行發行,也不與任何的現實貨幣掛鈎,卻可以用來購買現實世界中的物品和服務。本質上,它可以看作是在互聯網上快速傳遞和存儲在電子錢包中的一小串加密代碼。 有意思的是,2010年末,創始人中本聰完全退出了這一項目。除了比特幣項目之外,在整個互聯網上幾乎找不到這個神秘人物的任何痕跡。比特幣的官方網站bitcoin.org這個功能變數名稱,註冊於2008年8月18日,功能變數名稱和伺服器都託管在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家小型主機託管商(LouhiNetOy)處。第一個使用比特幣的是一個使用密碼郵件的人,身份無從查證。 挑戰現代貨幣金融學的比特幣是基於P2P(與我們常用的BT下載技術一樣)。P2P的好處是,確保沒有任何機構可以操控比特幣的價值,或者增加供應量製造通脹。 3 網路“挖礦”生成比特幣 形象地說,比特幣不是由任何一個政府發行的,而是由遍佈世界各個角落的電腦“挖礦”而得的。任何人想要獲得比特幣,只需要安裝挖礦軟體,你的電腦就開始進行大量運算,這就是挖礦了。 挖礦,本質是P2P網路上製造新區塊(block,每個區塊包含50比特幣)的過程。總之,軟體演算法決定了製造一個全網路都認可的新區塊很難,如果參與者越多,新區塊產生得就越慢。 這種演算法規定,到2013年每一個區塊只能生成25個比特幣,2017年就只能生成12.5個,依次類推,到2030年總計數量就停留在一個平臺期大約在2100萬。從圖形上看,這將是一條趨於平緩的曲線。 不管用哪一台電腦採礦,開始都能獲得50比特幣,這在6個月以前還不值1美元,但是到2011年6月初,市值就達到了1000美元。但是挖礦需要擁有高性能的電腦,一些參與其中的開發者說普通的筆記本估計工作兩年也掙不到一個比特幣。 隨著比特幣幣值上升,參與者暴增,挖礦越來越難。 在論壇上,挖礦者討論如何用乾冰、液氮來冷卻電腦,提升CPU頻率,加快挖礦軟體運行速度,或者定制頂級電腦顯卡、提高網路速度來生產更多的比特幣。 英國《衛報》消息稱,有人過於神秘地在家挖礦,甚至遭到了員警的突然襲擊,警方誤認為此人在販毒。 4 用比特幣進行真實交易 如果不能用於支付現實世界的商品或服務,比特幣就無法成為真正的貨幣。目前,接受比特幣的是數百個前衛的國外互聯網企業,其範圍涵蓋網上服務、招聘、有形商品交易和慈善捐贈等行業。在paypal和VISA封殺了維琪解密的捐贈通道後,維琪解密最近宣佈接受匿名捐贈的“比特幣”。 美國紐約參議員查理斯•舒曼質疑,比特幣是“一種線上形式的洗錢”。他舉例說,一家創建於2011年2月叫做“絲路(SilkRoad)”的秘密購物網站,出售各種藥物,當然也包括毒品,只允許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對於洗錢的指控,MtGox交易所的政策與金融機構無異,必須上報任何高於15000美元的交易。 與政客的擔心不同,用戶更關心的是這種網上交易是否足夠安全。理論上講,只要全球網路不癱瘓,你的帳戶不被木馬攻破,比特幣的工作原理本身顯得無懈可擊,有兩把加密鑰匙存在,一把私人,另一把公開的。交易中,預期接受者的那把公開鑰匙用來加密付款,只有用相關聯的私人鑰匙才能收到付款。同時付款人可以用自己的私人鑰匙核對任何轉入接收人帳戶的金額。 整個使用比特幣的網路就是交易的擔保人,這個網路不會記錄每一塊錢屬於誰,而是記錄著每一筆交易,從而判斷每個帳戶有多少錢。任何人試圖確認一個交易單時,網路會確認該轉出帳號是否有足夠的比特幣。 5 炒家囤幣期待一夜暴富 “挖礦”只是獲得比特幣的一個管道,另一個管道就是兌換,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在MtGox這樣的交易所用真實貨幣兌換,從而擁有比特幣。目前,全球的比特幣交易所已經超過了兩位數。囤積比特幣的炒家越來越多,他們期望比特幣泡沫將每個比特幣的價格推高到數百,甚至數千美元。數額最大的持有人(其身份未知)目前坐擁30萬比特幣,換算成當前價接近600萬美元。 2011年6月3日,SmartMoney的一篇報導說,過去一年裏漲幅最大的貨幣,是澳元兌美元,漲幅為27%;而比特幣兌美元,從一年前的0.5美分到6月3日的10.5美元,漲幅是200000%。如果以7月5日的13美元計,這個漲幅達到260000%。 對於許多人來說,比特幣之所以充滿吸引力,是因為他們想在下一次互聯網熱潮早期跟進,從而一夜暴富。不過,投資比特幣風險極大,你不知道誰在經營匯兌業務,你也不能確保這些人不會白拿了你的錢之後一走了之。 比特幣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其運作系統已經規定了貨幣供應量,未來將在2100萬貨幣單位的水準上飽和,比特幣現在只有650萬的貨幣單位(分佈在80個地方)在10000個用戶中迴圈流轉(包括數百個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人)。與通脹相比,更可能發生的是通縮,即比特幣的需求大於“挖礦”的速度,流通中的貨幣量小於實際需求,其幣值將不可避免地升值,引發持幣者惜售,進而推動炒作。 何為比特幣? 比特幣不是實物,它是一種電子貨幣。本質上,比特幣可以看作是在互聯網上快速傳遞和存儲在電子錢包中的一小串加密代碼。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通過特定演算法的大量計算產生。使用比特幣可進行真實交易,用於支付現實世界的商品或服務。 — Preceding unsigned comment added by Kiwal (talkcontribs)